睢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实施情况
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,睢县始终坚持高起点设计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水平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,把园林绿化规划作为县城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,依法从客观上对县城园林绿化用地进行控制,使其更具超前性、科学性、可持续性。根据睢县城市的发展,依据《睢县城市总体规划》(2015- 2030)和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及国家相关行业标准,聘请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的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(证书编号[建]城规编(141019),编制完成了《睢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(2016-2030 )》,于2016年通过县政府审批,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严格实施,力求使绿化建设与总体规划相匹配,为县城创造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绿地系统规划结合睢县实际,依托睢县域内AAAA级北湖旅游景区和周围的五个卫星湖水域体系,建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,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,建设形成生态健全、功能完善、环境优良,“绿脉、水脉、文脉”三脉传承的城市绿地系统,实现“河湖相连,水水相通、水在城中,城水共生”的城市景观特色;以绿为衣,依托道路建立绿色廊道网络,优化城市绿地结构、强化生态功能;以水为脉,充分发挥睢县城市水城特色和历史文化优势;以文为蕴,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,系统规划展示文化底蕴的绿化体系;以人为本,在老城区见缝插绿,大力发展立体绿化,全方位为居民提供最佳人居环境。
睢县以众多河湖水系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,具有城市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半人工自然系统,形成生态魅力与人文特色兼具的绿地布局模式,构建“一核引领、一环汇景、两轴串联、八河融城、多廊多园”的绿地系统为理念,结合睢县的自然特征和城市布局结构,强化以北湖为核心的景观核心塑造,以河流、道路绿廊作为穿插,以城市中各类中、小型绿地为镶嵌,形成“一核、两带、六脉、多廊、多点”县域绿地空间结构,实现绿、水、田、城统一协调的县域绿地系统。做到集中布绿、分区造景,深入挖掘睢县历史文化内涵,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,通过不同的造园手法(雕塑、小品、植物等)表现睢县文化的特色,体现出以人为本、人与自然共存的和谐生态宜居环境。
绿地系统规划完善了绿地服务功能,确定了各类绿地比例,使全县绿地分布更加合理,生态、环境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,为我县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内容,睢县先后完成了S214生态廊道、濯锦湖湿地公园、铁佛寺湖公园等大面积的公园绿地建设,在利民河两侧建设了带状公园绿地,沿城市主要干道两侧、高压走廊两侧和通惠渠、解芝八河等河渠两岸建设了城市防护绿地,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建设严格按照绿地率控制标准实施,绿化格局基本形成。截至目前睢县已建成各类公园、游园、街头绿地共29处,面积达287.46万㎡,均匀分布于县城之中,满足了居民出行“300米见绿,500米见园”的要求。
|